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隧道建设已经从大规模向高质量进行转变,智能建造逐渐成为隧道技术发展的主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隧道修建技术与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在新疆天山胜利隧道、港珠澳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武汉两湖隧道、合肥巢湖隧道等一大批重大隧道工程中进行应用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隧道智能建造成果和经验。在本次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召开之际,由中国公路学会工程设计分会、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论坛”,诚邀行业专家,共襄盛会,汇聚众力,共同探讨适应中国国情和领先全球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
嘉宾/报告人:王帅帅 中交集团山区长大桥隧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CZ铁路项目总工程师
【专家简介】陈楚江,工学博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正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现任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主持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勘测项目。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个人荣誉和奖项60余项;著有国家重点图书两部,发表论文67篇;主编行业标准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
【专家简介】冯鹏程,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业30余载,始终坚持创新、创造、创业,先后主持了沌口长江大桥、马普托跨海大桥等多座国内外特大桥梁设计及相关科研工作。历年来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30余项;发表专著3部,学术论文25篇(两篇SCI、9篇EI);主编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
【专家简介】邓铭江,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终身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旱区生态水利研究院院长,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干旱区水资源研究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是新疆科技界的杰出代表,知名水利专家,是干旱区水利与水资源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报告精华】跨流域调水可改变国土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格局。新疆基于“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和水资源分布特征提出了构建北疆“网式”、南疆“环式”、东疆“串式”结构的疆域水网框架系统。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西延工程,打通“深陆”发展通道,并与四大生态经济枢纽区及区域水网共同构成“西线西延—两源补给—四区联通”的西北水网框架结构。最终将西北水网、疆域水网融入国家水网,构建“中华大水网”。
【专家简介】张晟斌,正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道路)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现任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道路交通领域勘察、设计及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新疆乌尉高速公路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勘察设计及新疆重大科技专项、中交集团特大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主参编多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数十项,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
【报告精华】随着隧道建设技术突飞猛进,智能化建造逐渐成为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报告围绕天山胜利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展开,涵盖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全寿命周期应用场景,提出了隧道数字化勘察设计技术、智能化施工管控技术、TBM智能辅助掘进技术、智能爆破技术、隧道结构健康监测智能化管理平台及智能运维技术等,同时还探讨了未来超长公路隧道智能建造方面亟需提升、革新的建设问题,为今后隧道建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专家简介】张旭东,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首席隧道专家,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受聘为国家科技部专家库、国铁集团川藏铁路专家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百名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施工和科研工作,重点研究领域为地下空间安全建造技术及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方向,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大空间装配支护技术的研究工作。
【报告精华】隧道智能建造的基础是实现装配化和工业化建造。报告围绕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和衬砌装配技术展开,介绍了隧道智能建造的装配技术研究背景,从承载机理、支护结构、拼装装备及工艺方法四个方面重点介绍新型模块化网架初期支护装配技术与衬砌拱部预制拼装施工技术,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并提出隧道拱墙及仰拱装配施工技术方案,以期形成矿山法隧道全装配施工技术体系。
【专家简介】金文良,高级工程师kaiyun登录入口登录官网,现任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副主任,长期从事深中通道工程前期、设计及建设期岛隧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自2012年至今,作为深中通道项目科技创新团队核心骨干,参与策划和组织实施了深中通道智能建造体系,参与国家重点研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5部,参编团体标准两项,获授权专利10余项、行业科技奖项6项等。
【报告精华】为适应深中通道海底隧道超宽、变宽、深埋技术特点,提出了承载能力大、防水性能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结构,建立了弯剪承载力设计方法;研发了高稳健自密实混凝土新材料及其制备施工新工艺,高效保障了90万立方米隔仓混凝土填充密实性;国际首创了适应复杂航路长距离浮运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新装备,工效提升3倍,创造了8万吨管节连续“一月两节”安装速度及深水区毫米级安装精度两项世界纪录。
王帅帅 中交集团山区长大桥隧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CZ铁路项目总工程师
【专家简介】王帅帅,博士,高级工程师,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中交集团十大杰出青年(技术类),中交集团国际科技领军人才,《现代隧道技术》青年编委会委员,人民交通出版社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库专家,国内多个核心期刊审稿专家,现任中交二公局CZ铁路项目总工程师,高原长大隧道施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同时任中交集团山区长大桥隧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报告精华】单线铁路隧道采用凿岩台车作业时,传统掏槽技术钻孔难度大、进尺短、单耗高,研究适用于三臂凿岩台车大机作业下的钻爆技术,对比楔形掏槽和直孔掏槽爆破技术,可解决循环进尺短和超挖大的技术难题。针对高能地层条件下掉块严重的问题,研究数码精确微差爆破应用,可降低围岩的扰动,减少掉块剥落。结合智能三臂凿岩台车随钻参数分析和掌子面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掌子面围岩精细化分级,通过爆破智能设计,可以实时调整爆破参数。
【专家简介】李健,正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拱北隧道、厦门第二西通道工程等三十余重点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水下大断面盾构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参编了《公路水下隧道设计规范》《公路盾构隧道设计指南》等10余本标准。迄今为止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设计奖10项,发表31篇论文,8项发明专利,4项省部级工法。
【报告精华】依托中交集团超大直径盾构项目,以BIM技术实现隧道盾构施工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贯通,对地质、盾构掘进、变形等数据进行融合与挖掘,建立施学响应模型;同时,利用多源算法搭建智能化掘进平台、建立基于BIM的盾构施工数字孪生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集成施工变形智能预测、掘进参数智能决策与全寿命周期BIM管控技术的智能化建造平台。从而提升大盾构隧道建造一体化能力,实现提质增效。
【专家简介】闫海涛,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试验、水平定向钻孔内测试技术及设备研发工作。曾6次在德国Tuebingen大学、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做短期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两篇被EI收录。取得实用新型专利8件,软件著作权6项,已获受理发明专利5件。正主编《公路既有桥梁桩基监测技术规程》;参与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等十余部标准编写工作。
【报告精华】新疆乌尉天山胜利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其中一通风竖井深度700米。本项目采用抽水试验、综合测井、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和多层位高频率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野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针对巨厚含水层构建并推导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的抽水试验解析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试验数据,竖井开挖证明该模型预测的涌水量与实际吻合较好,因此可见该模型能够用于获取深埋隧道隧址区的水力参数。